潘怡良
一根線有多大的魔力?
在潘怡良的作品中,整件衣服由一根線開始,一氣呵成,貫穿其中的是針織的垂度與伸縮性,線條的無盡柔美在這里被彰顯得淋漓盡致。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潘怡良是國內首屈一指的“針織女王”。作為首位進入北京的臺灣原創(chuàng)高級定制服裝設計師,潘怡良曾就讀于日本文化服裝學院織品設計科、臺灣輔仁大學織品服飾研究所。2001年,她自創(chuàng)服裝品牌 GIOIA PAN,致力于針織技術的研究與革新,并不斷設計出出色的針織服裝震驚業(yè)界。
“說起來,還得感謝家里的支持!迸蒜疾粺o感慨地說。她出生于服裝世家,從小在自家的針織外貿工廠長大,“每當我想要嘗試一些新的元素或者尋求一些新的突破時,家里那些熟悉針織技術的老師傅們,都會幫助我實驗我的夢想,這算是一個很好的后盾!
但“針織”就是潘怡良的全部?
這種想法未免有些天真,事實上,潘怡良一直不太愿意自己被“針織女王”這一稱號所限制,也一直在追求突破。
“我很喜歡毛線在沒有編織前的狀態(tài),因為它會帶給你很多想象空間。我覺得做設計師就是這樣,如果總是做一個固定的東西,你就會覺得很無聊,我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更加多元化!
或許在潘怡良的設計王國里,完美是無趣的,時裝需要個性及態(tài)度,更需要生命力。
有鑒于此,她這幾年的作品不斷以事實告訴別人“其實我會的很多,而不僅僅局限于針織!
無論是與茵曼合作推出的“源”系列,還是與張梓琳、黃渤、張震、趙英俊等明星藝人合作的定制款,在固有的針織元素之外,她還加入了梭織、皮革、雪紡、綢緞、絹絲等元素,不同材質組合拼接,充滿層次感而富有律動的破洞、不規(guī)則剪裁,各種鏤空的編織,透視針織上衣的帶扣、口袋外翻的短褲、長長的衣袖、品牌LOGO縮寫“GP”印花、迷彩假兩件夾克以及高筒“襪子靴”等諸多變化,則讓她的設計多了幾分酷感與暗黑融合的神秘。
是的,在潘怡良的作品中,黑色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。“有時候也想過要不要加入更多色彩,但最終還是覺得用更少的色調就好,因為我希望大家能看到作品中更多的細節(jié),而不是被太多的色彩、裝飾吸引了注意力!
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,All black風格就在時尚圈形成了一股獨特的浪潮。特別是以山本耀司、川久保玲為首的設計師,以黑色作為核心,結合了各種不對稱裁剪、寬松和破洞等現今仍然流行的元素,在時尚界打響了名堂,還被贊譽為“來自東方的黑色”。而今天,潘怡良將這股All black風潮延續(xù)傳承,并開創(chuàng)出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。
這種對“暗黑”的喜好也延續(xù)到了她的日常生活中。潘怡良笑說自己的衣柜“怪怪的”,因為打開是清一色的黑,只是每一件的款式各有不同!拔蚁矚g跟著自己的感覺走,衣柜里也不完全是我自己品牌的衣服,有時候看到一件衣服覺得很適合我,我也會去嘗試!
順心而為,正是這種率性與灑脫,讓潘怡良的作品充滿變化和新鮮感。而她也非常享受探索未知的過程。
對于潘怡良來說,逛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就是發(fā)現各種新鮮事物的好途徑,但與其他設計師不同的是,她喜歡“漫無目的地閑逛”,可能有時候會突然被某一家展商的陳列所吸引,就會進一步去了解。
“對于我來說,我會特別佩服那些一直在做研發(fā)的工廠,有時候一款面料的推出,可能是背后好幾年努力的成果,而且不是每一次的研發(fā)都會成功。我覺得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,這個行業(yè)才會持續(xù)不斷地進步!倍@類企業(yè),在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的現場,能夠找到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