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下,新冠疫情發(fā)展情況受到全球關注,中國的經濟走勢也成為人們在疫情發(fā)展之外尤為關注的問題。東盟于2019年剛剛晉升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,其中很多國家的紡織服裝產業(yè)與中國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。到目前為止,此次疫情給中國–東盟相關領域的競爭與合作帶來了哪些影響?
越南:
進口中國原輔料不足造成生產困頓
紡織品是越南繼智能手機和電子產品之外的第3大出口商品,但其高度依賴中國提供的原輔料來運作。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暴發(fā)以來,越南紡織服裝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,從今年第2季度起,越南紡服業(yè)將會面臨原輔料嚴重短缺的問題。
越南紡織服裝協會(VITAS)主席武德江稱,越南本土企業(yè)目前的原輔料只夠維持生產到3月底,如果3月仍無法從中國、日本和韓國獲得足夠的進口,很多企業(yè)將從4月開始面臨原輔料嚴重短缺的問題,很多紡服制造企業(yè)恐“無米下鍋”。
武德江表示,越南紡織業(yè)55%至60%的原輔料供應均來自于中國,特別是服裝原輔料、紗線、布料等主要從中國進口。據越南媒體報道,由于中國工廠受疫情影響關閉,越南紡織品和鞋類產品制造商難以從中國進口原材料,部分工廠原料庫存已經用完,有些能夠維持幾個月,有些才能維持幾個月。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建議生產企業(yè)轉向其他進口來源,但現實是除了中國,越南企業(yè)進口原材料的選擇范圍很窄。
為了應對因中國工廠復工延遲造成的原輔料短缺問題,越南紡織品服裝協會組織了一個商貿代表團前往印度尋求原輔料。而越南工貿部副部長高國興此前在會見印度工商部副部長瓦達萬時,也曾提議印度考慮解決越南關于紡織材料來源的困難。但這也只是越南應對中國工廠延期復工的一個臨時措施,如果越南想擺脫對中國的原輔料依賴則需要很長的時間。
緬甸:
制衣廠出現原料短缺減少工作時間
緬甸制衣業(yè)商人協會主席吳敏梭表示,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,緬甸制衣廠所需的服裝面料無法正常供應,因此制衣廠出現了原料短缺問題,生產工作受到影響。
吳敏梭解釋稱,受疫情影響,中國生產服裝面料的工廠不能正常開工,服裝面料短缺。因此,緬甸無法正常從中國進口服裝面料,使緬甸制衣行業(yè)的生產工作也受到了影響。緬甸制衣行業(yè)的服裝面料,90%左右都是從中國進口的,只有10%從印度尼西亞、韓國和越南進口。
吳敏梭表示,不只緬甸面臨原料短缺問題,全世界都面臨。例如,由于中國生產行業(yè)大部分都無法正常生產,因此世界上的大多數汽車公司都面臨零件原料短缺問題。
部分制衣行業(yè)商人表示,緬甸制衣行業(yè),有10%左右的人口從業(yè),中國新年假期過后,由于難以從中國進口服裝面料,生產工作不能正常進行,因此制衣廠不得不減少工作時間,周六、周日都給工人放假。
柬埔寨:
政府出臺“免稅假期”
日前,柬埔寨首相洪森2月24日通過電視直播節(jié)目表示,就新冠肺炎疫情對柬埔寨經濟帶來的影響,政府決定對國內的一些企業(yè)和工廠采取半年至一年的“免稅假期”新政策。
洪森說,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柬埔寨旅游業(yè)和成衣制造業(yè),一些成衣工廠還因歐盟撤銷部分關稅優(yōu)惠受到影響。政府為此制定了多項舉措,扶持國內相關產業(yè)。洪森表示,柬埔寨國內的一些工廠和企業(yè)可享有半年至一年的“免稅假期”,具體期限將視工廠遭遇影響程度而定,由財經部對工廠實際情況進行評估。
中國與東盟:
整體貿易格局影響或不明顯
中國–東盟區(qū)域發(fā)展協同創(chuàng)新中心研究員李好博士表示,疫情會導致中國–東盟進出口貿易的下滑。“因為疫情,中國消費急劇放緩,需求不振必然累及外貿依存度高的東盟國家。從價值鏈角度看,中國還是區(qū)域內的主要供應商,當前疫情致使中國國內供給能力下滑,進而導致與東盟之間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進口貿易減弱。泰國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等都是區(qū)域內供應鏈關聯度較高的國家,受到的影響相對也會更大!崩詈谜J為,對于廣西、云南等與東盟國家接壤的邊境省區(qū),邊貿也會受到強烈的沖擊。
目前,中緬木姐口岸的邊貿已陷入停滯,每天直接貿易損失估算在1400多萬美元。
但李好也指出疫情對投資和產業(yè)的影響或不明顯。“由于隔離措施等造成的制造業(yè)生產推遲等情況,短期會讓區(qū)域供應鏈的壓力增大、成本上升,但隨著疫情的緩解和解除,整個亞太區(qū)域的生產體系能夠很快回歸正常狀態(tài)。所以我個人判斷不太可能出現西方某些國家預計的產業(yè)鏈轉移現象。”
對此,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(AMRO)發(fā)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預計,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將給這一區(qū)域的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影響。但一切都是暫時的。
中國對區(qū)域乃至全球的經濟貢獻率比重近年來不斷提高,在“東盟10+3”(東盟十國+中日韓)之中更是主要的經濟增長引領者,在地區(qū)經濟整合與供應鏈合作中日益緊密,和各國共享增長紅利,無疑,此時的新型疫情也會對亞洲區(qū)域內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產生溢出效應。報告認為,疫情的影響仍是短期的,制造業(yè)的產能追趕或將快速彌補一季度的損失,而隨著疫情拐點的到來,“V型反轉”可期。